返回 第17章(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3/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

贾珅庚来到出版社,责任编辑李恒接待了贾珅庚,贾珅庚说:“李编辑,我的情况你也了解,这计划只是我的想法,还要你指点。”李恒扶了一下眼镜说:“贾先生,出版一本书现在很容易,只要你买得起书号,几万而已,印刷成本也低,一本几块钱,就算写得不好我也能帮你改,还有专门的作者帮你改,千字也就是几百块钱而已,一切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书卖不出去怎么办?你得考虑一下。”今天的说话和原来完全不一样,贾珅庚也大概知道了行业的做法,便说:“还有另外的模式吗?”李编辑说:“当然也有我们看好的,这些费用都是我们的,我们和你分成,但这种现在很少,除非你很有名气,我们才会包装,也保证销量。”贾珅庚说:“我可以不可以这样理解,要么我买你们的渠道和资源,一切我负责,或者你们买我书一切你们负责。”李编辑说:“可以这么说。”贾珅庚说:“行,我理解了,咱聊点别的话题可以不?”李编辑说:“可以。”贾珅庚说:“我们国家有很多出版社,为啥书本这个行业一直做不大,除了教材和政府的书籍,别的都不好。”李编辑说:“还有什么看法?”贾珅庚说:“为什么电子书现在特别火,几个原创文学网站发展速度又这么快,你认为又是为什么?”李编辑只好继续说:“您认为呢?”贾珅庚又说:“为什么国外的书籍为什么一发行就是几百万册,一个作者版税就是几千万。”李编辑说:“贾先生这些事情也在困扰我们,可以一起商量,我们出版社现在很可怜,就是卖书号。”贾珅庚说:“我是外行,我想写点东西也想赚点钱,也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我该怎样选择现实我的目标。我在家也一直想这个问题。”李编辑说:“现在好的书我们给不起,不好的书发行也没价值,都是个人爱好。”贾珅庚说:“原创网站就没有了书号和资源费用,所以谁都可以写,只要有人看,但没有选择,这些就是期货,什么引人注目就写什么,这肯定也是问题让读者很乱,所以我还是认为有发行的模式,这能把想说的给想看的人,这才是社会的责任,有成本也是应该的,所以我不认同你们的卖书号方法,这样赚钱太少作者会越来越穷,好作品就少了,我们认我们应该合作,参考国外的模式,作者和发行商合作每个发行商都有资源,作者的作品适合发行渠道,发行商根据客户的喜欢加以综合作者的目的,这样每部作品就有了基础,那一切也有的。而且我主张做系列产品,每个作者都在创作,但都是写同样的话题,为什么不是一个作者一个方向,经多种方式达到同一目标不是更好。”李编辑说:“贾先生我理解了,你不是在写书,你是在谈发行。”贾珅庚说:“差不多吧,我不想我写的东西最后都放在我家,我可能写的不好,但一定要达到一定的量,让我想让知道的人肯定会买上一本,他或许说不好,但一定要让他看到,总有一句话或者一个意思是他应该知道的。”李编辑说:“我做编辑很多年,我也想多发行,也有很多书我认为不错,但发行不行,你有什么好办法。”贾珅庚说:“我认为不同的书理念不同,客户不同,发行方式不同,不能一味的甩给书店代销。肯定不行,人家哪有空只能靠自己。”李编辑说:“这样,书我帮你改,也是我们的书,你来发行,你认为怎样?书稿我看了我帮你改好,书架怎么怎么定,由你来说怎么发行,你说怎么样?”贾珅庚说:“这还行,后面我还有几本书咱可以这样合作,至于分成,扣除成本先55开,后面的再谈怎么样?”李编辑说:“行,我也不给总编说,我和你合作,我改书你来发行,印刷我找人先少印,书号先借用可以不?”李编辑也想尝试一下,这么多年自己就是改书,一点成就也没有,有些书错过了机会就没了,再不改革,这出版行业也干不成了,两个人很快达成共识。贾珅庚开始自己的发行合作计划,只有合作才能拉最大的同盟。也只有每个人都有利益,大家才会更加努力推广书,可以成为主产品,也可以成为礼品,也可以成为赠品,只要有销售就有利润,文化产品和电子产品一样研发成本最大,边际成本很低。

贾家寨自从贾恒波和刘文松回来之后,整体改善了不少,贾恒波的养猪场已经成型,小猪们满坡跑,刘文松的手续也办好了,准备开建鱼池,因为有了刘文松,贾孜悟种菜也有了更多想法,第一期的大棚菜总算完成了,和别人的合作,贾孜悟小赚一笔,这比传统种菜利润大很多,刘文松支持贾孜悟说:“孜悟哥,农业现在已经开始更新换代,传统模式只会赔钱,市场会逼着你升级再往后走,菜只会更不好卖,你必须为自己的菜找出优势,咱村没有规模,你一个人量也小,说实话赚钱是苦力加运气,但以后会更差,我这几天也看了,咱村有优势发展绿色农业,菜价才会涨,我们更应该坚持,我的优势是重新包装。”贾孜悟说:“包装,怎么包装?前段时间也来了很多专家说了很多方法。咱哪有那些钱,也不知道具体怎么做,他们一来吃喝完后说一大堆就走了。”刘文松说:“没事咱一起来,我这也没事,我的鱼也是包装,咱可以一起包装。”贾孜悟高兴的说:“行啊,怎么来做?”刘文松说:“孜悟哥,这样我在我的经营范围里加上你的蔬菜,咱不光养殖还有种植,咱建一个自己的牌子怎样?”贾孜悟说:“还是大学生脑子好,就这样。”刘文松说:“孜悟哥要不咱叫上恒波一起,以村子起名,怎样?”贾孜悟说:“这你不用管我去说,你给咱好好想想,一定包装好。”刘文松说:“嗯,咱抱团一起做。”和刘文松的谈话让贾孜悟有了更大的信心,更多年轻人会带来机会和未来。

喜欢奇门盾贾请大家收藏:(m.51yuan.net)奇门盾贾五一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五一书院阅读网址:m.51yuan.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