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五国吊唁(赵武灵王篇)(2/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五国吊唁(赵武灵王篇)(2/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五国吊唁(赵武灵王篇)

了解了这个称王的背景,我们就可以理解公孙衍组织这次运动的缘由了,他的初衷就是组成一个“穷哥们联盟”,大家抱团取暖,以便在国际上争取到和秦、齐、楚相平等的国际地位。

倡议发起之初,五个国家都予以了响应,但是五年后,赵国却选择了“退群”。赵雍主动取消了自己头上的“王”号,将其恢复为了“君”,他自己的解释是:赵国没有称王的实际,怎么能处于“王”的虚名之下呢?

天下人在解读赵雍这番话时,都将其看做了赵国君主的自我谦抑,在列国以力量竞短长的大争之世,这种温良恭俭让的君子做派确实是一股让人耳目一新的清流。只是所有人都没有读懂赵雍这番话背后的真实含义:既然现在的赵国还没有可以称王的资本,那我将会亲手让赵国具备称王的资本,我想要的不是不是一个虚名的王,而是一个名实相符的王。

赵雍将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保持着他国君主眼里默默无闻的形象,直到那个石破天惊时刻的到来。在让世人感到惊讶之前,赵雍很乐意能用这种方式让自己“泯然于众人”,因为他可以在不引起别人注意的情况下去做长期准备。

这种韬光养晦,后发惊人的为君策略,并不是赵雍首创。在赵雍之前的两百多年前,楚国的楚庄王刚登上国君之位时,曾经在整整三年的时间里沉溺酒色,不理朝政,然后才振作有为。后来引领楚国称霸列国,楚庄王也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成语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就是来自于楚庄王这一从故作萎靡到奋发有为的掌故。

而现在的这位赵雍,显然比当年的楚庄王所蛰伏的时间要久得多,他要等到列国国君几乎要将他忘记的时候,才肯发出属于他的惊人之鸣。

在赵雍那看似谦抑的外表下,裹藏的是一个性格跳脱,富于热情,敢想敢干的灵魂。他的头脑中常常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幻想,做事情往往不拘一格。他天生不喜欢束缚,同时又对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充满了深情。像他这种性格的人,生来就是做艺术家的料子,可是命运偏偏把他安放到了国君的位置上。

这种异于常人的个性既能造就一位惊世骇俗的雄主,同时也为他最终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性格的使然,注定了赵雍在某些个人行为上无法做到安分守己。王宫内的深深庭院于他而言过于压抑和枯燥,他的肉体和精神都无法忍受这些砖瓦所构筑围墙的束缚。故此,有很多时间,这位赵国国君都会将国家大政托付给那位老练的重臣肥义,然后自己带着卫士四处出游。

最开始,大臣们将这些行为视之为还没有成年君王的玩心未泯,等到长大以后,会好起来的。可是成年后的赵雍并没有显现出改变行为习惯的迹象,他依然热衷于四方旅行。他不喜欢像其他君主那样坐在深宫内苑去发号施令,反而热衷于深入基层,事必躬亲。在他兴趣广泛的爱好中,尤其钟爱的是舞刀弄棒和跨马弯弓,甚至是亲率军队在沙场冲锋陷阵

以万金之躯而身涉不测之地,这些异于常人的举动常常令赵国的宗室和群臣惴惴不安。可是这位国君实在是一个性格鲜明,且充满了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可以谦恭善下地在治国理政方面向老臣咨询,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某些行为固执己见。在喜爱军事并亲身实践这方面,他根本听不进其他人的劝阻,日久天长,赵国王室勋贵和管事重臣只好对这位国君的行为做出妥协,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所幸的是这位年轻的国君虽然屡屡帅兵陷阵,却一直都是毫发无伤。

喜欢战国群星闪耀时请大家收藏:(m.51yuan.net)战国群星闪耀时五一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五一书院阅读网址:m.51yuan.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