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五章 造纸之术,字典初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五章 造纸之术,字典初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造纸之术,字典初本

大秦此刻,已经正式进入战时。

粮草输送等工作,秦王交由尉缭与蒙毅二人安排调动。

人口登记便交给了李斯王绾二人,而余川则打了个响指,一道银光闪过,秦王面前的木几上便出现了一尊金龙凋塑。

那小凋塑,样貌跟余川何止是一模一样,那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秦王眉头微挑:“此物,何用?”

余川:“此物可交予顿弱,令其转赠赵将李牧。

若李牧遇到了生死危机,可叩拜此凋像,本龙会出手救其性命。”

秦王:“图腾的意思,是要出手保李牧吗?”

余川:“不错,此人若能为大秦所用,秦王届时可少许多麻烦。”

秦王:“图腾以为,此人会选择入秦吗?”

余川:“本龙能做的只有这些,至于李牧如何抉择,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做完这一切,余川不等会议结束,便率先离去了。

临行前,还将酒樽之中的酒液一饮而尽。

本龙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得为大秦的百姓整理教材。

再一个就是将造纸术整出来,这个并不难,难得是许多事情都提上了日程,本龙有点忙不过来了。

包括字体改革,以及字典的问世。

既然要书同文,大篆改小篆太麻烦,直接改成简体字,一步到位。

以及电机,还有提取锂矿制造电池,各种各样的想法目前斗只停留在初步的设想当中。

依靠农业,只能让百姓不挨饿,唯有掌控能源力量,才能使民族长盛不衰。

先做什么呢?

行宫之中,余川决定开始造纸。

此物相比竹简来说,更加方便。

不求流传后世,只求流传当世,能够影响时代的变化就可。

造纸术相对简单,精神念力催动之下,不过一个下午的功夫,就造出了第一章洁白如雪的宣纸。

虽然没有青檀树和连阳稻、二麻秆等稻草作为原料,余川造出的宣纸相对来讲,还是不错的。

只是,少了些许细腻。

但放在这个时代,足以让那些臣工惊爆眼球了。

而余川用来造纸的工具,也经过诸多改良,组成全套,留存了下来。

甚至,他还制作了一支纯金打造的钢笔……

太奢侈了,太奢侈了!

若是在后世,出门在外,西装革履,金丝眼镜,梳个油头,口袋里再别一支纯金钢笔,装一回斯文。

呕~!

宣纸最后经过烫出水分的步骤,便可进行裁剪,再将字典烙印其上,组装成册。

此刻,便到了发挥精神念力与神识真正作用的时候了。

字典?

以前不敢确定,但现在……本龙能倒着背!

精神念力甚至能够将余川前世的所有记忆拓印一遍,每一个曾经没有在意过的细节,曾经看到听到的一切。

曾经,熟悉的脸孔。

但现在不是纠结这种细枝末节跟不现实问题的时候,印刷术目前并没有被发明出来。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印刷术也要提上日程了,还是先用精神念力拓印一份字典在做其他打算。

每一页纸张都被余川平铺在眼前,层层叠叠,中间留出精神念力操作的细微空间。

墨迹通过精神念力,一点点的复印在纸张之上,甚至他还用新旧字体,以方便比较。

简体字相比象形字,更容易书写与辨认,那是是多少代人钻研而出的心血。

随着一枚枚文字被烙印出来,余川逐渐流露出了一丝笑容。

准备了这么久,终于能够展开行动了。

日后,我要这整个地球,都只能用华夏的文字,以及华夏的语言!

甚至,只能有华夏这一个民族!

什么外语,曲尼玛蒂吧!

一天到晚学外语,一堆烂字母学他干什么。

最终,一本厚厚的字典浮现在余川的眼前。

看着这么一本厚厚的字典,中华上下所有的精髓都在这里面了。

每一个文字,都承载着相当沉重的历史文化。

看着眼前的厚厚书本,翻阅每一页,都会有大片熟悉的文字与注解印入眼睑,久违的感觉浮上心头。

他感受到了,时代的呐喊。

时代对人们的压迫从未停止,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人们,仿佛只能从忙碌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还有一分交给国君。

而劳动成果,却容易被他人觊觎。

转过来思考战争的本质,战争究竟是因何而起?

因为饥饿,因为贫穷,因为土地不够肥沃,因为水草不够丰茂,因为活下去的欲望……

目前,摆在诸国面前的蛋糕,只有那么大。

谁多吃一块,就意味着有人要少吃。

但,谁又甘愿少吃一块蛋糕?

百姓怎么活?

臣工怎么活?

国君怎么活?

祖宗的土地,岂能予人?

若能解决生存问题,再与百姓休养生息,开启文化晋升之道,化去其野蛮,丰富其理智。

当然,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要去解决。

那就是世家,这些人的手里,亦掌控着不小的力量。

该如何将其化解呢……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架

喜欢变成龙蛋被嬴政捡到,震惊大秦!请大家收藏:(m.51yuan.net)变成龙蛋被嬴政捡到,震惊大秦!五一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五一书院阅读网址:m.51yuan.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