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计算流体力学(2/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章 计算流体力学(2/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计算流体力学

如此一来,歼十战斗机的进气道就要从腹部进气,变成两侧肋部进气。

现在全世界都还没有一种战斗机采用这种进气道,可以说李云鹏这个建议,当场就把大家给震住了。

李云鹏提出来的这种进气道设计,优点明显,那说法是利用乘波体理论,通过分离超音速激波,增加超音速飞行状态下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的设计。

如果采用这个设计,那歼十战斗机在两马赫以上也可以保持很高的总压恢复系数。

不过它也并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结构要比皮托管进气道复杂得多,重量也要增加。

要知道对于新歼来说,减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也让大家感到很难接受。

包括宋总也是如此,他虽然对这种新颖的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是听李云鹏解释后,知道重量要增加不少,便有些为难了。

不说别的,就这个进气道,就相当于改变了初步设计方案了,新型战斗机的研制,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李云鹏这么提建议,确实是震惊全场,但这么大胆的设计,估计也没有几个人会赞同。

但是这个便让李云鹏,成功的引起了宋总他们的注意。

除了进气道设计,李云鹏还提出了不少气动设计上的改进建议,比如说主翼的翼型设计,结合后掠双斜面超音速进气道,便可以让进气道的上边缘,成为类似边条翼的设计,起到进一步增升的效果。

除了翼型的优化,还有翼身融合的设计,有了这种进气道设计后,也可以进一步优化。

要知道早期歼十战斗机的翼身融合设计,其实是非常粗浅的,尽管后来优化了,但也是不如F16战斗机的。

这次李云鹏提出来的气动优化建议,可是多达十几条,而且每一条建议都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条有理的。

李云鹏提出来的最后一条建议,便是开发CFD软件,尽可能的利用这种手段,减少气动设计上的问题,降低风洞试验的经费使用。

这个建议更是举座皆惊,宋总惊讶地道:“李云鹏同志,你所说的计算流体力学,这可是国际航空最前沿的技术,咱们国家在计算机领域,一直以来也比较弱,要开发CFD软件,只怕难度很大。而且CFD虽然很好,但是怎么也不能取代风洞试验,因为计算出来的东西,很多时候与真实情况相差肯定还是很大!”

李云鹏点了点头道:“宋总,您说得对,确实CFD不能取代风洞试验,但是在飞机设计中,用CFD可以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比较,选出比较合理的方案,这样能减少风洞试验的次数,加快飞机设计的进度!将来咱们有了成功的经验,那么在其他机型的设计上,就可以大大加快研制进度了。这个CFD软件,我相信只要上级肯拨款给人,我们一定可以搞出来。”

喜欢空天崛起请大家收藏:(m.51yuan.net)空天崛起五一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五一书院阅读网址:m.51yuan.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