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 织造(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织造(3/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 织造

据说最初专门养出一种蚕,结五色茧后,分别煮出细而有莹光的蚕丝后,织在一起,重新又染上鲜艳的色彩,织物就称之为锦。这种美丽的蚕丝织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并获得了达官贵人们长盛不衰的喜爱。

锦中最贵重的,乃是蜀锦。

四川是中国蚕桑的主要产区,汉代沿袭秦制,划这里为蜀郡,而成都则是蜀郡的治所。蜀锦在东汉时已负盛名,织工利用流经成都的一条江水来濯洗锦面,锦的色泽很鲜丽,又因濯锦者沿江不绝,致使江水呈现五光十色的景象,犹如一匹巨大的锦缎,所以江水得名濯锦江,而成都被称为锦城。

汉末时朝廷还在成都专门设官职,专门集中管理织锦工匠及织锦事宜,称为锦官。此时成都又名锦官城。

到了三国时,刘备治蜀时,赞同丞相诸葛亮的意见,大力发展经济,特别重视农桑,尤其是织锦的生产。他们利用蜀锦的产出换取大量的金钱以购买军资,锦的品种更加丰富,纹路变化多样,不仅用于穿着,甚至床被、桌围、轿舆等多有使用,盛极一时。无论是高官显宦、还是富商巨贾都争相购买,甚至是仕子们都趋之若骛,最高价一匹锦能卖数十万钱,锦官城更是成为天下织锦的主要产地与集散中心。

刘备曾多次赠送东吴各类织锦,其中一次就轻易赠送“重锦”千匹来巩固两家联盟,以示亲善的意思。

到了去年,也就是建安十六年,刘备夺取了益州,大赏群臣,更是赐给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等人各数千匹蜀锦,这个数目就相当惊人了。由此可以推断,蜀汉仓库中积攒的各类锦绢织物,起码也有百万匹之多,可见国力雄厚。

后来连曹操也意识到了锦这种织物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他连年征战,军资多有不足,便把主意也打到了锦的生产上。不但鼓励百姓多植桑麻,甚至还令人多次购入大量昂贵的蜀锦以供研究,还在专供皇室亲贵衣食住行的尚方御府之下,设立了专门的织造司。

所生产的织物中,以锦最为优质,当时曹操尚未被封为魏王,但后世为了方便,还是称为魏锦。经过数年经营,魏锦虽然品种之多比不上蜀锦,但时有一二珍品,也算是能标新立异了,并且多少缓解了一些军费的压力。

据史料记载,曹操这织造司下共有织坊五十余间,织工数千人,最盛之时达到过一万多人。在纯手工作坊的这个时代,想来此场面还是很令人咋舌的,有点后世工厂的雏形了。

织成在穿越前想过种种来三国后的可能发生的事件,也考虑过如果万一没找到甄洛又该如何,答案就是可以去做织工!

先前她冷静想过,若是甄洛真有那“流风回雪锦”,必为曹丕等人所赠送。眼下她与他们地位悬殊,交情亦不够,若是贸然开口打听,恐怕只会惹来他们的怀疑,反而不妙。

但任是怎样珍贵的织锦,都不是平空变出来的,其根源必都是出自于织坊!

即算那锦并非是本地所产,不管是来自蜀地还是东吴,以目前曹操对于织造司的重视,曹氏兄弟既然得到此锦,又岂能不令人精心研究甚至是仿制之理?自己当初在研究纺织知识时,也发现后世流传的魏锦品种之中,有很多的确是仿蜀锦所制。

如果自己前往织坊,一是陆焉想要控制自己,就没那么容易。她虽还不知陆焉的父亲究竟是什么职务,但织造司隶属上方御府,上方御府又归九卿之一的少府所管辖,可是堂堂正正的“国营企业”,不是私人作坊,也算不进陆家的一亩三分地。二来织造司算是当代技术最为雄厚的纺织工厂,自己只要在那里站稳脚跟,那么不但是有可能找到“流风回雪锦”的奥秘,说不定还能再学到一些别的技术,在三年后返回现代社会后,对进一步改进布料设计新款还能有所裨益,倒也不枉了来此一行。

想到此处,更是坚定了前往织造司的决心,目光熠熠,朗声道:“我出身寒微,幼时多习女红,想来想去,只有纺织一道略为精通,便想依恃此道谋生,还望三位贵人成全!”

喜欢锦绣洛神请大家收藏:(m.51yuan.net)锦绣洛神五一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五一书院阅读网址:m.51yuan.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