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晓以利害(2/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晓以利害(2/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晓以利害 第(2/3)页

“我会向父皇讨要他作为我在北面的助力,也会替他向父皇讨回他的家人北上团聚,父皇会支持我。他在南方无法以军功建立功勋,南朝没有人会忍受下一个桓温、刘裕的出现,在我身边却可以。”

“我需要这样能征善战的将军,在我身边,他能成为真正的‘关中侯’、能成为举世称颂的英雄。”

“他能为我镇守中原地方,也能真正改变南北的局势。”

说罢,他轻挑眼角,看了马文才一眼,反问道:“他跟随你,跟随我父皇,可能达到这样的结果?”

“自是不能。”

马文才犹豫都不用,坦然而答。

萧综连陈庆之的尴尬处境都能了解,又何况马文才的?

“姑且不提陈庆之,马文才,以你这样的出身和年纪,若要在梁国出头,又得熬多少年?”

所以待他听到马文才的回答后,不紧不慢,又是一问。

“谢举今年四十有六,朱异也正值壮年,朝堂上王谢之流的子弟虽尸餐素位,可这些人最擅长的就是生孩子,梁国流内流外官员俱有后备的人选。就算你立下了赫赫大功,回到梁国,难道是想要做个将种吗?”

梁国不似魏国,梁帝萧衍治理国家非常勤勉,对于各地宗室也非常宽和,除了对外战争时需要盘剥百姓,大部分时候百姓都能安稳度日,所以梁国很少发生内乱,宗室造反更是没有,换句话说,没有大规模“清洗”既有势力,腾出位子的机会。

而这么多的高门世族和梁帝磨合了几十年,有些人家甚至已经经历两代,皇权和士族的权利早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

有些高门还对梁国和梁帝建立起了比家族更高的忠诚,即便在梁帝这里得不到出身的,也已经走到太子身边,谋得了来日的起//点,轻易不会让一个“外人”来打破多年来维持的朝廷局势。

以陈庆之这样的才华和能力,也足足忍了近三十年才有发挥的余地,而且发挥的舞台不在梁国,而是魏国。

而以马文才的能力,要在朝堂上熬资历玩手段,就算再怎么得宠与皇帝,也至少也要娶到一名高门的贵女改换门庭得到高门的认同,再熬到四十岁左右,才能达到朱异那样的地位。

如果马文才想要走捆绑在高门之下受人驱使的路子,怕是早就已经成亲了。

如今立下战功的是主将陈庆之而不是参军马文才,哪怕梁帝要以军功为他晋身,恐怕也只能给他个将军的门庭。

在萧综看来,在马家这样急需跃入豪门的士族眼里,擢升为“将种”怕不是赏赐,而是惩罚。

在建康几十年、从小接受皇权熏陶的萧综一语中的,直接击中了马文才此时最大的尴尬和问题。

马文才会放弃在南朝折腾,而是用尽心思往北面发展,说到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除非真能学尔朱荣一朝踏遍公卿骨,否则在天下太平的年代,根本没有一蹴而就打破阶层隔阂的可能。

“真是厉害啊!”

马文才在心中再三叹服,为这番精彩漂亮的拉拢言论击节称赞。

“若他在建康时有意和萧统争位,也就没那位太子什么事了……”

从头到尾,萧综没有提一句有关实质的“承诺”,也没有应允他能得到什么地位和好处,却已经勾的他内心动摇,甚至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

可想而知,当初的陈庆之和那些想要改换门庭的草野豪侠听到他这番言论,该如何纳头就拜、奉为明主。

马文才脸上的动摇和赞叹绝不是做戏,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同。

从他进入建康至今,已经过去这么多年,除了萧综,哪怕那位让世人称道的乌衣巷主谢举,都不曾让他如此心悦诚服过。

正因为他脸上的动摇和赞叹不是作伪,萧综也看出他现在正处于挣扎之中,立刻又是一番趁热打铁。

“我知道你有奇才远略,也志度弘远,人皆莫及,但今时今日已经不同往昔。自古至今,除了汉篡秦和五胡乱华之时,就没有寒门能成事的时候。就算你不愿接受我的招揽,想要坐收渔人之利抢先攻下洛阳,也守不住这锦绣山河……”

“我沦落魏国,可谓是孑然一身,却依旧有人前赴后继的来投,肝脑涂地为我谋事,我能够成就现在的局面,你却不可以。为何?”

萧综说这话时,并没有傲慢之态,甚至十分平静,他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

“因为我是皇子,而你只是个二流士族。”

“我能用奇谋巧计谋事,你也是如此,但成事却不能靠这些手段。我父皇常说,这世上的事,都是以‘奇’胜,而以‘正’立,所以即便你打下洛阳,无论是梁国还是魏国哪一只兵马反攻,你都要被迫放弃了这北朝的国都。”

“洛阳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四周强敌环伺,这北朝的帝王之位,萧宝夤坐不下,元冠受坐不下,元子攸坐不下,尔朱荣坐不下,无门阀支持无大义名分的马文才你,更坐不下!”

他说罢,指了指自己,矜持一笑。

“但你和陈庆之求不来的强援,我可以。”

“你再怎么能干也变不出百万雄师,我却能从梁国调来援兵,我亦能从南朝讨要来更多的粮草物资,甚至于人口。我有整个南朝作为倚仗,如今无论谁得了萧宝夤的兵马都无法坐稳北朝的江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人人都爱马文才请大家收藏:(m.51yuan.net)人人都爱马文才五一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五一书院阅读网址:m.51yuan.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