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浑水(2/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4章 浑水(2/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浑水

“我大周天下分为十个道,三百六十个州(府),下辖一千五百五十七县,可谓版图辽阔, 物阜民丰。曦嘉朝虽然赋税收入不是很高,但是先皇的时候,赋税最高可达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身为大周朝的朝廷命官,郑长青与有荣焉的说道。

“既然如此,”绮兰已经心算出每个州府的平均年收入约为二点七万两银子,而苏通判任扬州通判有五年,就算每年的赋税全部让他贪墨了,五年也不过十几万两银子,相对于六百万两的巨大数目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这六百万两白银又是从何而来?老爷上任扬州府也有一年的多光景,去年的赋税应是一文不少的上缴给了朝廷吧?”

没等郑长青回话,宋师爷面色不悦的说道:“老爷为官清廉,自然是颗粒归公,你休要胡乱猜测。”

绮兰轻笑一声,“奴婢怎会猜忌老爷,奴婢的意思想必老爷也知道,扬州府每年的赋税应该不超过三万两白银吧?刚才奴婢已经算出以大周年总收入一千万两白银计算,那么每个州府的平均收入应在二万七千三百多两,扬州富庶,奴婢就以三万两计,苏通判在扬州为官五年,除去老爷上任的一年,他能调动的官银最多也只有十二万两,倘若近五年扬州府没有什么天灾需要朝廷拨款救济的话,这六百万两老爷您觉得是不是也太多了些?”

一番话有理有据,让人根本挑不出错处来,但是宋师爷仍然不服气的梗着脖子道:“你怎么知道每个州的赋税是两万七千三百两?你又没有打算盘。”

其实何止是宋师爷,连郑长青也觉得惊诧不已,只不过他比较沉得住气而已。这小丫头带给他太多的震撼,以至于她再说出或做出什么惊骇世俗的事,他已经渐渐的见怪不怪了。

“先生难道没听说过‘九九乘法歌诀’?奴婢在三岁的时候可是已经会背了。把二万七千四舍五入就是三万,再乘以三百六,正好等于一千多一点,难道奴婢算的不对吗?”绮兰狡黠的笑道。

别说宋师爷还真不知道,他自小饱读诗书,只知四书五经,不知柴米油盐,后来经历了巨变自觉仕途无望才不得已粗通庶务,及至遇见了杜县令。

郑长青见宋师爷吃瘪,笑着解围道:“丫头的意思我明白,这账册上的六百万两应该是整个江南东道这几年来的赋税收入。可是据我所知,江南东道地处鱼米之乡,又有市舶司这个钱袋子撑着,每年缴纳给朝廷的赋税都很可观,就算是贪墨应该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决不会有六百万两之巨,这其中是不是还与李家的生意有关?”

郑长青的话很有道理,按照绮兰的算法,就算整个江南东道十九个州府全部的赋税不上缴给朝廷,五年全下来也不过三百万两,比对六百万两也还有一半的缺口,所以这账册上的银子除了官银应该还有别的来源才是。

这趟水是越来越混了,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越往下看越是看不到底。

苏通判应该只是这桩惊天大案中的一个小喽啰罢了,因为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苏通判和牡丹手中所掌握的银两不过只有数十万,而从李家搜出来的这本账本应该才是真正的核心,而杜县令在临死前交给宋师爷的那封书信正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关键作用。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如今一件件一桩桩的都联系到了一起,一通百通。

有小厮进来通禀:“镇北侯府世孙少爷求见。”

“快请!”

小厮应声而去。

郑长青却想着账本的事应该第一时间告知李建昌才是,这样他在江浙等地查起案来也有了依据,不像还在扬州的时候大家都两眼摸黑不知道从何处查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步步芳华请大家收藏:(m.51yuan.net)步步芳华五一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五一书院阅读网址:m.51yuan.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